网络 | 绵一时间:2020-11-20 14:45:11阅读:
什么是智齿,是我们的口腔里的牙齿在生长成熟后,又重新长出的恒牙,如果有了智齿,我们就会知道其实并非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掉,但究竟什么时候需要拔,什么时候又不需要拔呢?
首先,我们要知道为什么我们要长智齿?
在6岁至12~13岁之间,新的第二副牙齿(恒牙)不断地取代乳牙,恒牙有28~32颗,按其外形和作用,恒牙可分为切牙、尖牙(通常称为前牙)、双尖牙和磨牙(通常称为后牙)。随着人体的发育,这些牙齿不断萌出,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。
人类原始时期,由于粗糙食物的磨损,牙齿的高度和宽度不断减少,后面牙齿有足够的空间依次向前移动,使得我们的第三颗磨牙(智齿)在16岁左右开始萌出;
但现代随着人类饮食日亦精细,牙齿磨损越来越少,同时由于咀嚼精细食物对颌骨的刺激减少,使颌骨慢慢退化,逐渐缩小,这不可避免地造成牙齿萌出空间不足,智齿的萌出时间也相应地推迟到18~30岁,因为普遍认为这一阶段是智力发育的高峰期,所以常把这颗牙称为“智齿”,也就产生了“智齿”的说法。
三种情况要拔掉智齿
1、若智齿不能完全自然生长出来,它的牙冠将部分被牙龈所覆盖,从而形成冠周袋。冠周袋易堆积食物残渣和细菌,易引发智齿性冠周炎,冠周炎反复发作患者可出现牙痛、张口受限、进食困难等症状;
2、若智齿长歪了,它与相邻的牙齿之间会出现夹角,容易嵌塞食物,时间长了,智齿与相邻的牙齿就容易发生龋齿,甚至引发牙髓炎;
3、若牙位、方向发生异常变化,将影响上、下牙的咬合度。
关注微信号
变美秘籍,精彩推送内容